摘要:近日,中弘集团发布公告: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80.52亿,公司股票被强制终止上市,在全力筹措偿债资金。继7月下旬,爆出中弘打响上市房企跑路第一枪之后,地产界再次陷入沉思:当潮水褪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合房网(合肥房地产交易网)讯 近日,中弘集团发布公告: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80.52亿,公司股票被强制终止上市,在全力筹措偿债资金。继7月下旬,爆出中弘打响上市房企跑路第一枪之后,地产界再次陷入沉思:当潮水褪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图片来源网络
01
逾期债务超80亿
中弘股份被强制终止上市
11月12日,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:截至公告日,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 80.52亿元,全部为各类借款。
公司目前正在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妥善的解决办法,并且在全力筹措偿债资金。并且,其旗下股份也在近日被强制终止上市。
1、深交所发布公告:中弘股份被强制终止上市
11月9日,公司公告称,鉴于公司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,根据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(2018年修订)》的相关规定,公司股票将于2018年11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。
据了解,退市整理期为三十个交易日,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18年12月27日,退市整理期间,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不计入退市整理期。
而中弘的债务危机并不是近期才付出水面,早在今年7月份,中弘便被爆出公司老板负债40亿跑路。
2、负债40亿!中弘打响上市房企跑路第一枪
7月20日,据新浪证券报道信息显示: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弘股份老板已经跑路了,背负债务四十亿元。
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家由于债务无法兑现而倒闭的房地产公司。
中弘股份是一家中大规模的房地产企业,前两年公司财报显示盈利都在二、三亿元附近,而去年直接亏损二十五亿多元,今年上半年预亏十四亿。
图片来源网络
上图是位于北京黄金地段慈云寺的中弘大厦,本来计划今年九月份就要交付使用,但由于缺乏资金已经烂尾半年有余。其次,中弘股份的很多项目都在停工当中。
有业内人士预测,中弘绝对不会是孤例,后面紧随中弘跑路和倒下的,还会有一大批中小房企,甚至会有资产规模数百亿,甚至上千亿的大房企。
会有谁,波及面有多大,近期已有所显示。
02
247套房产、4万平米土地被查封
合肥最大房贷公司暴雷
近日,合肥最大的房贷公司暴雷了。截至目前,大志集团已被查封房产至少247套、此外还有4万平米土地被查封。
11月7日,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通报了大志投资集团非法集资案新进展。警方已查封主犯凌某、李某房产177套,其中长沙房产87套,面积共计8550.57平方米;合肥房产90套,面积共计35507.37平方米。
再加上此前大志集团关联公司安徽嘉仕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、安徽凌梅贸易有限公司名下70套房产被查封,截至目前,大志集团已被查封房产至少247套。
有了房产还不算,大志集团实控人凌某实际控制的涉案公司名下近4万平方米的土地也被查封。
此外,在此前的通报中,警方也已冻结大志集团基金559万元、A股股票5000股 (截至冻结日,市值为3.88万元),查扣白酒1900箱、奔驰车2辆、劳斯莱斯轿车1辆。
在令人咋舌的资产背后,是猖狂的非法集资。其中,截至7月31日,安捷财富累计交易总额73.07亿,借贷余额24.47亿,累计未偿还出借人数14.19万人。
图片来源网络
值得注意的是,大志集团或也涉嫌配资炒股,在最新一次的通报中,警方表示,已派员出差昆明、西安,调取凌某通过云南某信托公司、陕西某信托公司配资炒股的相关证据材料。
03
安徽某房企宣告破产
上千名业主被坑,几十万打水漂
十月份,六安官方公告发布消息称:安徽汇辰置业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。这便意味着东城御景小区上千名业主被套牢,几十万血汗钱打水漂了!
图片来源网络
据了解,在宣告破产之前,汇辰置业在六安开发的东城御景小区已成烂尾楼,上千户业主拿不到房,业主愤怒投诉:
“无良开发商!辛辛苦苦积攒首付,房子没有拿到,钱也没有了,为何开发商想破产就破产?无良开发商坑老百姓天理难容!”
对此,六安市政府也给出了回复:
目前,因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,导致该项目不能按时验收,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。开发区针对该小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,成立了帮扶工作组,将加快推进问题的解决。
04
上半年136家上市房企负债超10万亿
平均负债率约80%
据Wind数据显示:2017年全年,136家上市房企平均负债率达79.1%,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高位。债务规模较2016年增长33.33%,高达6.59万亿元。
图片来源:全景财经公众号
据长江商报统计显示:今年上半年136家上市房企最新资产负债额超过10万亿,平均负债率约80%。
图片来源网络
要知道这还仅是上市房企的债务规模,若还包括全国大大小小的非上市房企,这数字恐怕就要上天了。
图片来源网络
其中,债务负担最重的十大房企,佳兆业、中弘股份已经曝出资金链困难。
而TH集团净负债率更是高达473%,居上市房企的行业之首,这也不难解释合肥某院子曾在九月份断臂甩卖了,资金情况摆在面前,回血已是当务之急。
但是,比高负债更可怕的,是压顶的债务,马上就要偿还!
“
数据显示,从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,房企集中兑付的有息债务规模,分别为2.9万亿、6.1万亿、5.9万亿和3.4万亿,2022年和以后分别为0.9万亿。
只算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这三年,到期债务就高达14.9万亿,加上2021年及以后的,更是高达19.2万亿。
”
而国内地产企业贷款的期限以3年为主,过去两年产生的大量贷款将在2018—2019年到期,也就是说未来1-3年地产行业债务到期压力集中。
05
高周转、裁员、土地流拍频现
地产界面临重新洗牌
在如此大的资金压力之下,各大房企只能拼尽全力,力保现金流。更有甚者,扛不住资金压力的某些房企,居然向自家员工下手了!
1、10家大型房企裁员过冬
2018年以来,随着楼市调控加码,房企各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,多家房企先后被曝出裁员。
图片来源网络
半年之内,传出冻编或者裁员的大型房企包括复华文旅、长江实业、富力、泰禾、雅居乐等多家大型上市房企。
据11月初最新爆料消息:金科、金地、金辉等全面禁止合肥进人,部分房企均已开始人员调整:
金科将在全国裁员1000人,合肥目前禁止进人;
最新销售排名TOP15的房企,全国裁员8%,合肥已经进行中;
某TOP10房企合肥投资部裁员接近30%,成都投资部50人几乎被裁完;
碧桂园年底通过考核考试进行人员调整;
金辉合肥停止进人;
某TOP3房企合肥投资部只剩一个老大,其余人转去做营销了;
金地合肥停止进人;
融创合肥已在裁员;
当然,有房企表示,自己不是要减少员工总数,只是要“腾笼换鸟”,也就是说要一边裁员,一边招更优秀的人。真实情况如何,明眼人都懂。
9月份消息:据蓝鲸地产报道,复华文旅内部目前正在爆发大规模裁员,每个部门的裁员比例大概在60%左右。除此之外,目前企业已有3-5个月工资未支付。
8月份消息: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房地产公司长江实业上海公司被曝大量裁员,目前不少员工已经离职。
7月份消息:知名房企TH被曝出大规模裁员,部分区域根据考试成绩淘汰30%。
对此,财经评论员严跃进指出,今年下半年很多房企会面临资金回笼等压力。人员优化调整,也是企业提高效率的表现。
2、认购门槛100万 TH投资推出员工基金产品
9月份,据搜狐财经报道,以高负债扩张而闻名于市场的TH集团,其关联方TH投资推出了一款面向内部员工的基金产品,认购门槛从100万元起,预期收益率高达18%,如果认购金额超过300万收益率则达20%。
图片来源网络
当然,随后TH集团官方集团对此进行了否认,但据内部人士透露,多家房企其实都有类似的“员工福利”,通过发行面向内部员工的基金产品来筹措资金,有的企业甚至不光推荐员工买,还推荐给业主买。
显然,地产业已经进入了众生焦虑的“非常时期”。
3、房企陷入高周转 收割最后一茬韭菜
负债率达历史高位,而现金流却步步吃紧。在此情境下,唯有疯狂周转,收割最后一茬韭菜更为实在。
今年,碧桂园曾连发三个内部文件,要求提高加快三四五线城市项目周转速度、报建速度、供货速度。
“设计当天内出图(通宵)”“项目摘牌20天后开工罚款”“3个月开盘有奖”“大于7个月开盘撤职…”
并且叫停三四五线城市“全覆盖“战略,暂缓投资拿地。
然而,这样的收割战略也只能缓解一时之渴,房企的未来可谓是无限迷茫。
4、利润微薄 拿地热情大大减退
一二线城市,土地供应稀缺、无地可拿;而限价政策导致的利润微薄、也让其不愿拿地;三四线城市本就潜力不足、而棚改政策收紧更让其前景黯淡。
图片来源网络
房企可谓是难上那下、左右为难,拿地热情大大减退。据统计,今年1-7月,全国流拍土地竟然高达接近800宗!
5、楼市辉煌期已过 地产业将重新洗牌
由此可见,地产业最好的年代已经过去,一场弱肉强食、适者生存的残酷游戏即将拉开大幕。地产业将迎来大浪淘式的洗牌,后续估计会有更多小型房企陷入危局。
对于中小房企来说卖项目、卖股权或将成为常态。一些资金压力大的中小房企,或许也难逃破产厄运。
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,楼市洗牌对于房企来说,是残酷的。
但对于购房者而言,房企的压力可能会造成部分项目的降价促销,减轻购房压力。
但是,在面对资金压力的现状下,我们同时还需要警惕房屋质量风险以及项目烂尾风险。
了解更多楼市信息,请拨400-887-1216